通常蛀牙造成的牙齒痛是因為蛀牙已經讓「牙髓腔」內部的神經血管發炎、壞死,此時需要進行 #根管治療,將牙髓腔中的細菌、神經清除乾淨。
根管治療本身就不容易,如果又遇到根管鈣化、分岔等特殊難症,就必須採用顯微根管治療,提升治療成功率。
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般根管治療與顯微根管治療的差別~
一般根管治療流程:
① 打開牙髓腔,清除壞死組織,減少根管內的感染源及細菌
② 注入藥物暫時封填,一週後確認有無發炎狀況
③ 若無發炎症狀,會再使用馬來膠針充填,並套上牙冠,保護脆弱的牙齒
根管治療可以改善絕大多數的根管發炎,但往往療程耗時、術後恢復期長,加上因為根管空間小,較深層的感染單憑肉眼可能無法徹底清除,根管容易再次發炎。
若擔心根管二次發炎,我會建議採用 #顯微根管治療,可以大幅提升根管治療的成功率。
顯微根管治療的特點:
使用牙科顯微鏡輔助治療,能放大根管可見度
搭配強光照明,醫師能更準確找到感染組織,更仔細清除壞死組織,避免再次發炎
採用微創手術,傷口小、術後恢復期短,也能保留更多健康的齒質
如果你正受牙痛的困擾,或對顯微根管治療有相關疑問,歡迎來裕見美診所諮詢解惑
作者:黃裕新院長
溫暖的齒間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