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根管治療
Endodontics
本院提供德國專業顯微鏡治療,提升根管治療品質,微創且減少齒質破壞,有效縮短術後修復期。

顯微根管治療是什麼、會痛嗎?台北顯微根管治療推薦及流程解析

顯微根管治療是什麼?與一般根管治療有何差異?當牙齒因為蛀牙、外傷、斷裂或其它問題…等因素,造成牙髓神經呈現不可逆性牙髓發炎或是壞死時,就必須進行根管治療(俗稱的「抽神經」)。而根管治療又分為一般及「顯微根管」,想瞭解兩者有何差異、顯微根管治療有何優勢,就由本文為你一一解析。

顯微根管治療是什麼?會痛嗎?

「顯微根管」為根管治療時,由專科醫師搭配使用的「牙科專用顯微鏡」,將根管放大(約4~25倍)並補充其光源,利用超音波震盪來輔助清潔。由於牙齒內的空間非常狹小,牙髓神經分佈錯綜複雜、因人而異,在過去的根管治療中,僅能憑藉著醫師技術及眼力來治療,容易忽略細節、死角的清潔,當牙髓神經發炎或感染壞死,牙齒常常只能透過拔除處理。因此,顯微根管治療是能盡量保留自然牙的一種方式。

一般根管治療、顯微根管治療比較

而在治療過程中,若有需要會為病人進行局部麻醉,因此在進行根管治療時,原則上是不會有太劇烈的疼痛。且每次療程結束,醫師團隊會向患者說明接受根管治療後的注意事項外,也將視狀況,開立所需藥物給予患者服用。

顯微根管治療放大倍率與應用範圍

一般來說,顯微鏡能夠提供可調節的放大倍率從4x~25x,放大效果可分類為:低度放大(2x~8x)、中度放大(8x~16x)和高度放大(16x~25x),不同的放大倍率可以提供在進行手術或非手術性根管治療不同步驟的應用。

低度放大 中度放大 高度放大
放大倍率 2x~8x 8x~16x 16x~25x
應用範圍 提供操作範圍的概觀 根管治療與手術過程中各項主要步驟 檢視微小的結構與紀錄牙齒資訊的細節
使用顯微鏡將能夠顯著的提升醫師操作的精準度,並且可搭配顯微器械進行更微創的治療效果。

顯微根管治療常見6大臨床應用

那麼顯微根管治療可以應用在哪些臨床狀況?以下列舉6大常見臨床應用與其說明。


1.進行微創的髓腔開闊

在髓腔開闊的過程,會磨損一些原來的齒質,而利用微創方式,醫師能更精確地執行根管療程並減少齒質破壞。

2.根管再治療(二次根管)

良好的放大倍率能清楚地將舊有的充填材料移出,並搭配超音波器械去除黏膠,提升療程整體效率。

3.活髓治療

為深度蛀牙,且牙髓組織快暴露在外,需藉由生醫材料保護牙齒。而利用顯微鏡能更仔細清除蛀牙,如果蛀到神經裡面,就需要做顯微根管,將細小的神經管徹底清潔乾淨。

4.牙齒是否有裂紋或是斷裂

牙齒上許多小裂痕無法直接肉眼察覺,而透過顯微鏡的輔助,病患能夠更確實地了解牙齒狀況,並由醫師對症處理。

5.顯微根尖手術

在顯微鏡根管治療下,除了減少外部皮瓣切除的範圍,也能準確地清除內部感染及發炎的肉芽組織,提升癒合的效率。

6.進行穿孔修補

藉由放大的效果,進行穿孔修補及定位,以增加療程成功率。

顯微根管治療 v.s 一般根管治療?

然而為什麼要選擇顯微根管?其與一般根管治療有何不同?由於根管治療大部分的工作環境是在牙齒中,不僅非常狹小、深度很深,而且可能是光源沒辦法照射到比較明亮的狀態,單靠肉眼要進行神經組織的辨識與觀察有相當的難度,而基於「看得清楚牙齒細微構造才能做得好」的前提,若醫師有良好放大與照明設備的輔助,將能提升臨床治療的效率與成功率。

顯微根管治療 一般根管治療
醫師 牙髓專科醫師 一般牙醫師
視野 可調節的放大倍率約4~25倍 由醫師肉眼觀察
治療工具 特殊根管銼針 根管銼針
成功率 成功率較高
約9成以上
成功率較低
約6、7成

由此可知,一般根管治療相較於顯微根管治療光線較不充足外,治療效果有限,成功率較仰賴醫師經驗,且若牙齒內部發炎未清潔乾淨,容易導致患者需要進行二次根管治療。而裕見美於顯微根管治療搭配使用「德國專業顯微鏡」,並由牙髓專科醫師為患者治療,提升根管治療品質,微創且減少原來齒質破壞,有效縮短術後修復期,再搭配特殊的根管銼針及搭配超音波震盪,更有彈性地深入牙髓神經內清潔。

台北顯微根管治療5流程

Step 1:施打局部麻醉(*依患者需求)

顯微根管治療過程不太會有劇烈疼痛感,若有需要會為患者進行局部麻醉。

Step 2:打開發炎感染的牙髓腔

將牙齒以橡皮帳隔離,並搭配顯微鏡將牙髓腔開闊。

Step 3:清除感染組織

抽神經並移除舊有根管充填材料,搭配超音波震盪清除感染的組織。

Step 4:根管封填

感染及發炎的組織清潔乾淨後,將生醫材料填補根管空隙,防止細菌再次侵入。

Step 5:套上牙套或牙冠

根管治療後的牙齒非常脆弱,且由於神經的移除,牙齒無法得到充分的養分,因此需藉由牙套或牙冠的保護防止牙裂。

顯微根管治療成功率高嗎?選對推薦診所很重要

那麼顯微根管治療成功率高嗎?想必這也是多數患者所好奇的,因此最後就由裕見美牙醫的專業醫師來為你解答!由於牙齒的尺寸相當小,而牙髓神經又如同樹木或河流的分支,會從牙髓腔主幹錯綜複雜地向各牙根分岔,通常一個牙根中會有一條神經,但因個體差異,牙齒內部的神經解剖構造、數量與走向也常常具有特殊性的變異,經常需要由專業根管醫師在臨床上視每位患者的每顆牙齒不同狀況進行判斷與診療,為每位患者量身打造適合的療程與設備。



而相較於傳統根管,顯微根管的成功率較高,且選擇擁有專科醫師的牙科診所更是重要。經由專業的臨床研究及訓練,在細小及複雜的根管治療品質有保障,再加上患者與醫師詳細的術前溝通,才能順利達到期望並解決問題。而術後,也需好好保養牙齒,效果才能持久,避免徒勞無功。

需要根管的牙齒大多為嚴重蛀牙或是因外力因素,造成大部分齒質受損,再加上完成根管治療後,因移除神經,牙齒將失去養分供給,自然顯得相對脆弱,因此建議患者在完成根管治療後,需要裝上全瓷牙冠,當做牙齒的防護罩,避免造成牙裂狀況。而如有根管需求的患者,歡迎與裕見美聯繫約診,將由專業的臺大顯微專科醫師替你仔細評估,並給予專屬的治療計畫。

醫師資訊

廖婉萱
廖婉萱
顯微根管治療 . 根尖手術
  • 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士
  • 臺灣大學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 臺大醫院牙科部住院醫師
  • 臺大醫院牙科部牙髓病科總醫師
  • 臺大醫院牙科部牙髓病科專科訓練
  • 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專科醫師
  • 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第14屆出版委員會委員
  • 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牙髓病科學雜誌編輯祕書
  • 衛福部牙髓病診治參考指引專業版撰稿團隊
更多醫師團隊資訊請至
裕見美牙醫醫療團隊